商品別名 |
字畫,齊白石字畫,張大千字畫,范增字畫 |
面向地區 |
中國畫主要分為人物、花鳥、山水這幾大類。表面上,中國畫是以題材分為這幾類,其實是用藝術表現一種觀念和思想。所謂“畫分三科”,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個方面:人物畫所表現的是人類社會,人與人的關系;山水畫所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,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;花鳥畫則是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,與人和諧相處。中國畫之所以分為人物、花鳥、山水這幾大類,其實是由藝術升華的哲學思考,三者之合構成了宇宙的整體,相得益彰,是藝術之為藝術的真諦所在
山水畫
(1)山水畫的歷史進程:
明 張宏《華子岡圖》局部
明 張宏《華子岡圖》局部
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。山水畫(俗稱風景畫、風光畫或彩墨畫),是的藝術學科,歷史悠久。山水畫在魏晉、南北朝已逐漸發展,但仍附屬于人物畫,作為背景的居多;隋唐始立,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,李思訓的金碧山水,王維的水墨山水,王洽的潑墨山水等;五代、北宋山水畫大興,作者紛起,如荊浩、關仝、李成、董源、巨然、范寬、許道寧、燕文貴、宋迪、王詵、米芾、米友仁的水墨山水,王希孟、趙伯駒、趙伯骕的青綠山水,南北競輝,形成南北兩大派系,達到高峰。自唐代以來,每一時期,都有畫家,專尚從事山水畫的創作。盡管他們的身世、素養、學派、方法等不同;但是,都能夠用過筆墨、色彩、技巧,靈活經營,認真描繪,使自然風光之美,欣然躍于紙上,其脈相同,雄偉壯觀,氣韻清逸。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,以虛帶實,側重筆墨神韻,新風;明清及近代,續有發展,亦出新貌。表現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。傳統分法有水墨、青綠、金碧、沒骨、淺絳、淡彩等形式。到了明代,以張宏為代表的蘇州畫家在文人山水畫方面另辟蹊徑,創作出了富有生活氣息的繪畫作品。他們在繼承吳門畫派風格和特色的基礎上,加以創新,師自然造化,悟出了繪畫的真諦。在畫中體現出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,使山水畫活了起來。
◆ 青綠山水
山水畫的一種。用礦物質石青、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。有大青綠、小青綠之分。前者多鉤廓,少皴筆,著色濃重,裝飾性強;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罩青綠。清代張庚說:“畫,繪事也,古來無不設色,且多青綠。”元代湯垕說:“李思訓著色山水,用金碧輝映,自為一家法。”南宋有二趙(伯駒、伯骕),以擅作青綠山水著稱。中國的山水畫,先有設色,后有水墨。設色畫中先有重色,后來才有淡彩。
最近來訪記錄